近日,教学楼C108教室内座无虚席、互动频频,校医院高云医生主讲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在此顺利开展,2025级化学化工学院全体新生到场沉浸式聆听学习。作为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次讲座以 “普及科学防艾知识,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为核心,为初入校园的青年学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护墙。
数据破认知:解码防艾紧迫性
讲座伊始,医生以常见传染病为切入点,通过全球及我国艾滋病流行数据图谱直观呈现发展态势。“青年学生群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防艾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结合某高校真实感染案例的深度剖析,讲座将抽象数据转化为触目惊心的警示,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防艾工作的紧迫性与个人防护的重要性。
科学辟误区:构建防护知识网
在核心知识讲解环节,医生系统梳理了艾滋病的致病原理、临床分期及三大传播途径 —— 性接触、血液与母婴传播。针对“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毒”“日常握手拥抱可能感染” 等校园常见认知误区,他结合食堂就餐、宿舍相处等生活场景逐一阐述,用医学原理消除同学们的心理恐慌。“对大学生而言,抵御艾滋的关键在主动预防。” 医生特别强调,树立正确性观念、掌握科学防护方法、杜绝高危行为是自我保护的核心要义。
温情唤共识:消除歧视传暖流
讲座中段,医生播放的高校防艾科普视频引发全场共鸣。视频中,中国疾控中心原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的解读,让同学们理解到艾滋病感染者的困境与坚守,更深刻认识到:“歧视比病毒更伤人,理解与关怀是最好的抗艾力量”。不少同学在视频结束后主动交流感悟,现场氛围从严肃警醒转向温情理性。
互动促实效:知识落地入人心
讲座在热烈的问答互动中落下帷幕。医生风趣幽默的表达与深入浅出的讲解,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实用的“防护指南”,针对具体问题,医生逐一细致解答,确保知识真正落地。
此次讲座以“数据警示+知识科普+温情引导”模式,有效提升新生防艾知识知晓率,帮助同学们树立 “自我保护、尊重他人” 的健康理念。作为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之一,旨在将健康教育与安全意识深度融合,完善“学院-班级-宿舍”三级防护网。后续学院还将通过安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深化成效,让健康理念贯穿学业生活,为培养兼具安全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化工人才筑牢根基。(撰稿:李艾佳 审核:鲍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