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化学化工学院学习党的十九大知识竞答比赛在东报告厅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比拼,智慧的应答,灵活的应变,最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5(1)班的童海健与陈香获得比赛一等奖。
初赛:1000余名化工学子答题十九大 “埋头苦干”
11月18日下午,安庆师范大学龙山校区文溯楼的几间教室里静静悄悄,偶尔传出翻阅试题纸的声音,化学化工学院大一至大三的全体学子端坐在各个教室,低头认真的答题。据了解,此次参与十九大知识竞答的学生共有1000余人。
学生们时而皱着眉头冥思苦想,时而恍然大悟奋笔疾书。“这次测试算是对我的关于十九大知识的检测,之前也做了准备,期待取得好成绩!”化学师范专业2015级的李心灵笑着说,这次参加竞赛的同学很多,大家在赛前对于十九大知识都准备充足,进入考场前每位同学可谓是摩拳擦掌、踌躇满志,这让她“倍感压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6级的王家会说,中学期间对政治就十分感兴趣,于是一直关注国家政治大事。考试完以后,她考量作答时写的答案,迫不及待地与正确答案进行比对,不知不觉中将十九大的相关知识又温习了一遍。
决赛:6支代表队现场抢答 “唇枪舌战”
决赛分为三个环节:厚积薄发、众说纷纭、化险为夷,共六支代表队展开较量。前两个环节通过抢答的形式进行答题,“化险为夷”环节则由2015级代表队、2016级代表队、2017级代表队依次论述。
第一个环节刚开始,各位选手之间的较量便将比赛气氛瞬间推向高潮,“火药味”十足。代表队之间摆出互不相让的态势,主持人播报题目的同时,便飞快在脑海中搜索答案,手半悬在抢答器之上,随时准备按下抢答按钮。第三环节的阐述题难度十足,由于需要顾及题目表现的各个方面,用“化险为夷”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既考验选手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考验选手之间的配合。
现场的观众同样激情四射,加油声一浪盖过一浪,都为各自支持的代表队呐喊助威。一道问题被主持人抛出后,观众们也开始了自己的“答题之旅”,有的细细低吟,有的若有所思,还有的选择询问身边“小伙伴”的意见,现场气氛十分火热。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5(1)班的童海健与陈香获得比赛一等奖。
准备:全院各班级自主集体学习十九大知识
为了这次知识竞答活动,化学化工学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动员大一至大三的全体1000余名学生提前阅读题库“备战”竞答,并安排了各班级团支部自行组织相关的集体学习活动。
在正式比赛之前,化学专业2017(2)班的同学们还腾出了一节晚自习模拟组织了一场班级知识竞赛。“主要是为了带大家学习十九大的一些重点知识,促进大家对十九大知识的学习。”化学专业2017(2)班团支书吕升阳说,早在十九大开幕时他们班级便组织了大家一起观看开幕会,平时也会响应学院的号召组织集体学习活动。“通过院里、班里的学习,大家对十九大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班同学在学习十九大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吕升阳笑着说。
“可以获得一等奖真的很开心,算是对自己一个月以来努力的肯定,同时通过竞赛的形式,发现自己的不足,部分十九大精神内容认识的仍然不够充分,希望在往后的时间里,可以更深层次地体会十九大精神。”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的童海健坚定地说。(文/学生记者 郭永生 施玲慧 图/学生记者 黄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