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暨“创青春”
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走科技创业、实践成才之路。学校经研究决定,继续举办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选拔赛,现将大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选拔赛组委会,成员组成如下:
主 任:闵永新
副主任:张 群 汪时珍
委员由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团委、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学生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委。
学校将邀请校内外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教授,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界人士及优秀创业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在竞赛各阶段,对所有参赛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
二、大赛时间
2015年12月—2016年4月(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1)
三、参赛资格与形式
1、组队方式。我校全日制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均可参赛。大赛以创业计划团队形式参赛。大赛要求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合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团队,以学院为单位组成竞赛团队形式参赛,校级团队参赛人数不超过6人,鼓励由研究生、本科生的不同专业同学共同组成结构合理的创业团队(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为作品申报单位)。原则上每个学院组织参赛团队不少于3个。
2、赛事形式。
2016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
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行项目分类申报,即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两类项目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在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至5%的加分。
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重点考察参赛项目的运营实绩和参赛选手的创业能力,更加强调赛事的实战性和社会性。
公益创业赛面向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赛事的作品应满足:(1)公益特征(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项目收益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范围、规模或水平);(2)创业特征(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运用前期的少量资源撬动外界更广大的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可自身维持的商业模式);(3)实践特征(团队须实践其公益创业计划,形成可衡量的项目成果,部分或完全实现其计划的目标成果)。
3、作品(商业计划书)编制和报送。各学院在推报参赛作品时,三类作品的比例不作限制。参赛作品应明确参加何项主体赛事,并针对主体赛事要求报送作品(商业计划书)。
作品应是参赛团队围绕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商业计划真正走入市场。创业计划应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分析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应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下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
具体来源有:我校历年来学生科研作品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的参赛作品;指导教师或其他老师的研究课题;校外经授权可利用的科技成果、专利或新产品(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学生自己开发的技术或产品,以及服务创意等。
所有完成的创业(商业)计划书要求有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
四、大赛步骤
参赛者向各学院团总支提出参赛申请,申报参赛作品。
1、报名:2015年12月—2016年1月初。学生自发组队报名,形成项目方案,由各学院进行初选汇总推荐,同时请各学院对参赛队伍进行指导,保证参赛团队正常参赛。
各学院汇总提交各参赛团队报名材料,团队名称、参赛项目简介。
2、预赛:2016年3月中旬。各预赛团队提供完整、详细的作品(创业计划书),学校预赛评出晋级复赛团队。
3、复赛:2016年3月下旬-2016年4月上旬。获得复赛资格的团队开展培训,并于3月下旬前,提供完整、详细的创业计划书(文字版一式四份;电子版一份)上报组委会办公室(团委)。评审委员会将通过对创业计划书进行全面、严格和公正的评审,决定入围决赛的作品名单。
4、决赛:2016年4月中下旬。大赛评审委员会将以书面评审和答辩相结合的方法,评出优秀作品。
五、大赛相关活动
1、举办培训和讲座。大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结合大赛进程,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培训和讲座。组委会将邀请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就大学生创业的知识储备、能力要求和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等举办专题讲座;同时对参赛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指导,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知识、风险资本运营、资本市场运作、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指导等,以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完成商业计划,使竞赛的实施过程成为创业教育的过程。
2、组织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展交流。大赛期间,组委会将积极为参赛的创业团队举办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活动,让参赛团队之间就创业理念、团队合作、比赛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参赛团队的整体水平,促进大赛的可持续发展。
六、评审奖励
本次竞赛优秀作品设金、银、铜奖及优秀奖若干件,同时设立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七、法律申明
组委会有义务为参赛作品保守所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有关本次竞赛的所有信息必须经组委会授权后方可在媒体及推荐网站上发布;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报道,属于团队个体行为,参赛选手自行把握参赛作品中技术及商业内容的披露尺度,与大赛组委会无关;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的所有人之间的纠纷与大赛组委会无关。
八、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把握正确导向。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单位、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把大赛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尤其要把握正确导向,组织有关社会力量帮助大学生把创业计划设计和个人职业发展设计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完善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创业大赛是全国、省级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选拔赛。各有关单位在组织工作中要以赛促建,完善大学生竞赛平台机制建设,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和必要的经费支持。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动员学生参赛,严格赛事要求,选派专业教师加强对申报作品指导,切实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3、加大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有关单位、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加强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宣传工作,全面推进,突出重点,选树典型,努力形成关注、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彰显活动的宗旨,努力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特此通知
附件
1.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具体时间安排;
2.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审规则;
3.大学生创业大赛预赛作品申报表;
4.“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章程。
安庆师范学院
2015年12月23日
附件1:
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具体时间安排
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将于2016年4月中下旬举行。为确保各项竞赛活动顺利开展,现将本次竞赛的各阶段时间安排如下:
1.2015年12月,由竞赛主办单位共同下发文件,成立大赛组织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竞赛组织实施方案;
2.2015年12-2016年1月,各学院根据竞赛组织实施方案组队报名,选定项目,每个学院至少申报3个团队,组委会将对参赛团队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
3.2016年1月-2月,参赛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参加预赛选拔,根据要求完善作品;
4.2016年3月,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复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决赛,参赛团队提交作品申报书和创业计划书报送竞赛组委会;
5.2016年3月下旬-4月上旬,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完成参赛作品的资格审查和分类编号工作;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公布复赛结果;
6.2016年4月中下旬,竞赛组委会将根据复赛评审结果确定参加决赛现场展示答辩作品;并将部分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附件2:
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审规则
评审工作着重从产品或服务创意、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公司战略、财务赢利等方面综合考察参赛队,具体分正式陈述(满分55分)、回答提问(满分30分)和团队整体表现(满分15分)三个方面来考察,评分等级:极差=0、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出色=5。具体分割为:
1. 正式陈述(55%):
A、产品/服务介绍(10%)
B、市场分析(10%)
C、公司战略及营销策略(10%)
D、团队能力和经营管理(10%)
E、企业经济/财务状况(5%)
F、融资方案和回报(5%)
G、关键的风险及问题的分析(5%)
2. 回答提问(30%):
A、正确理解评委提问(5%)
B、及时流畅作出回答(5%)
C、回答内容准确可信(10%)
D、对评委感兴趣的方面能作充分阐述(10%)
3. 团队整体表现(15%):
A、整体答辩的逻辑性及清晰程度(5%)
B、团队成员协作配合(5%)
C、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
附件3:
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预赛作品申报表
参赛队
名 称 |
|
作 品
名 称 |
|
作品所属
类别和领域 |
A、创业计划赛 □ B、创业实践赛 □ C、公益创业赛 □ |
A、已创业 □ B、未创业 □ |
A、产品 □ B、服务 □ |
参赛团队主要成员(其他成员请在作品中说明)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年级 |
专业与特长 |
备注 |
|
|
|
|
|
(队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品
简介 |
|
为完成
作品所做工作 |
|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
签名: |
学院推荐意见 |
签名: |
学校推荐意见 |
( 盖 章 ) |
注:此表为作品提纲首页,可复制。